大學錄取

社會階層對大學錄取的影響:UC不再要求SAT和ACT成績了,但其他申請條件呢?

還記得我們在去年曾經寫過UC 加州州立大學取消 SAT/ACT 要求,原因是因為COVID-19。但是就在幾天前,UC仍然宣布之後不再考慮SAT和ACT成績,因為很多反對大學入學考試的組織(例如FairTest)認為這是一種對種族、財富和殘疾人士的偏見,甚至提出訴訟,覺得這些標準化考試因為需要廣泛審查,很容易忽略社會經濟背景對其他錄取標準的影響。

但是撇開這些標準化成績不說,其他申請條件就沒有問題嗎?


大學作文(College Essay)可以作為錄取標準嗎?

大學作文對於各校招生人員來說,是最重要的「軟性因素(soft factor)」,重要程度僅次於分數、課程選擇及標準化考試成績。

但是,大學作文可以付費請第三者或父母幫忙撰寫。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在一次研究中發現,如果把作文內容量化,與家庭收入的相關性比SAT分數高低更顯著

這項研究是以2016年近6萬名UC大學申請者所撰寫的作文當作研究樣本,研究發現不少大學是透過電腦系統偵測關鍵字、標點符號等打分數,或者是針對特定單字給分數,所給出的分數本來就沒有所謂公平性存在。

但是不僅如此,這項研究中還發現,選擇「讓你印象最深刻/此刻正在面臨的挑戰」題目寫作文的申請者,家庭收入好的人通常會寫比較正向的主題(如下圖),像是:旅遊、運動、感情;但是家庭收入不好的人,所寫的主題則會圍繞在經濟、時間、人際關係等等。再加上招生委員自己的主觀意識,給出的分數就不一定很客觀了。

圖片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招生人員的主觀意識與學費收入是影響錄取的主要原因?

回顧這一兩年COVID-19在全球肆虐,有些人認為招生人員的主觀意識和不透明,對於亞裔學生來說可能是種傷害,因為有些人可能會因為潛意識的「排華」,對這些申請者進行報復性的懲罰

此外,即使大學表面上的公告是「我們會盡量保持公平公正的審核原則」,可是因為這兩年疫情的影響,一些大學面臨了嚴峻的財務狀況,所以他們也會想以學費收入作為錄取標準

根據數據統計,家境比較充裕且種族是白人的學生通常更容易被大學錄取,收入最高的1%學生比收入最低的40%學生還要多,難免會讓人產生「大學想要討好這些經濟充裕者」的遐想。


標準化考試以外的問題

即使很多人說不參考SAT分數將可以免除種種不公平,例如比較有錢的人有更多時間準備考試(雖然研究發現這跟考試成績並沒有顯著影響),可是其他條件真的都沒有問題嗎?

再以課外活動為例,一些看起來很好的課外活動也許是有錢人的專利,甚至他們能花錢偽造,例如臭名昭彰的”Operation Varsity Blues“事件。

SAT的支持者表示,這類標準化考試可以預測學生在大學能不能表現好。但如果只談「預測」的話,社會經濟階層高的學生當然比較有機會進大學。

至於大學作文之所以不像GPA或SAT那樣有明顯的分數排序,可是就像前面提到的,這會成為一些依賴軟性因素的委員很好用的兩面刃。

表面上,雖然招生委員可以大聲說他們會考慮每位申請者的人格特質,實際上這些「特質」似乎與社會經濟指標密不可分。因此,你說什麼樣的評斷標準才是真正的「公平」呢?答案也許只有委員自己才知道。


延伸閱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