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升學顧問

Ivy-Way升學顧問的 16 個角色:除了活動、資源、選校、改作文,為什麼該請顧問?

在台灣,很多家長對「升學顧問」的理解可能停留在「安排活動」、「提供資源」、「幫忙申請學校」、或「改大學文書」。但如果學生想進美國名校,這些只是顧問角色的一小部分。我們來拆解「升學顧問」背後的 16 大角色,其實升學顧問需要肩負多重專業職能,才最能全面幫助到學生!


升學顧問需具備的 16 大角色

1. 有自己成功經驗的『過來人』:親身走過申請路,最懂這條路怎麼走

Ivy-Way 的顧問全部擁有世界頂尖大學的學歷背景,包含 Harvard、MIT、Columbia、UBC、UC Berkeley 等。他們自己就是申請成功的例子,熟悉最新的申請情況、申請流程的細節、難點與策略。他們不只是照本宣科,而是能分享親身經驗,讓學生了解每一個選擇背後的意義與可能性,並且能跟學生產生同理心,了解學生在高中需要經歷什麼樣的挑戰跟壓力。

這種「走過的人在帶路」的模式,不僅讓學生更有方向感,也更容易建立信任。而這正是 Ivy-Way 一開始的起點:2006 年,創辦人 Alex 將自己申請進哈佛大學的經驗來輔導學弟妹,第一年做升學輔導就幫助他們申請上 MIT、NYU 等名校。


2. 成功輔導案例的『升學顧問』:熟悉各種學生的困難與潛力

Ivy-Way 的顧問團隊輔導過上千位學生進入世界名校,個別顧問除了自身經歷也從學生不同背景、學科、個性中累積出大量經驗。他們熟悉各種學生的強項與痛點,能快速判斷需要補強的部分,並設計出最有效的升學策略。

在 Ivy-Way,我們結合歷屆學生的成功經驗、顧問本人的申請實績、完善的輔導系統,以及輔導過程中的密切追蹤,為每位學生擬定最穩健的升學策略。透過這套系統化流程,我們不依賴浮誇的履歷堆疊,不需要學生刻意創社團、開公司、辦活動,也不靠模板化的文書設計——而是從每位學生的真實經歷出發,規劃出最適合他的申請方案,讓 Ivy-Way 每年都能維持超過 99% 的學生錄取全美前 50 大學的穩定成果。

下面這是 Ivy-Way 最新的升學輔導榜單,供家長參考:

Ivy-Way大學錄取榜單

3. 比升學顧問更重要的『職涯與未來規劃師』:從終點反推,找到最適合學生的升學路線

    很多機構的「升學顧問」輔導的目標是「錄取名校」,但 Ivy-Way 更在意的是「學生進了名校,所以呢?之後想成為怎樣的大人?未來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過什麼樣的生活?」因此,我們的顧問會在一開始就和學生一起探索這些終點,然後往回規劃高中與大學該怎麼安排。雖然學生在高中還沒有未來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但這不代表學生現在不可以開始想,當學生的申請路線是從未來目標反推而來的,他在每一步就更有意識、每個選擇都更有意義、在高中做事也更有動力,不再是跟著風向或做別人要他做的事,而是朝著真正屬於他的人生前進。

    另外,提早開始規劃未來除了對學生自己好,就最現實的升學角度來說,學生也需要在高中開始想,升學才會加分。美國大學非常在意學生的「未來規劃」,會把學生職涯及未來規劃當錄取的審核面向之一,在大學作文跟面試中了解學生為什麼要讀這所名校,所以在高中開始與學生討論也是顧問必須做的一件大事。


    4. 學生的『時間管理大師』:做減法、減少壓力、提升效率

    國際高中生的時間表都被填滿了各種補習、活動與比賽,但這些事情未必都有用,也未必做得好,結果這些低效的活動不只佔據了學生可以做更有意義的活動的時間,還讓學生每天都備感壓力。

    Ivy-Way 跟其他機構的一大差異是,Ivy-Way 顧問的首要任務不是盲目的「安排更多活動」,而是先幫學生做「減法」,刪去低效活動、調整時程安排,讓學生專注在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我們會幫助學生學會時間分配與任務優先順序,同時在既有的活動中讓學生有更高效的表現,也幫助家長理解:越多 ≠ 越好,選對、做好,才是關鍵


    5. 創造精彩高中生活的『活動顧問』:挑對活動、做到最好,比「什麼都做」更重要

    課外活動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做對的事」。很多升學機構有固定的SOP、並規劃學生什麼都要做:故成績、AP考試、志工、實習、夏令營、科學研究、比賽…. 但這樣不但耗時,致命問題是會讓學生浪費在不擅長的事情,也失去學生申請表的焦點跟特色

    Ivy-Way 顧問會幫助學生了解自己適合什麼類型的活動,並根據個性、目標、時間、資源設計出有策略的活動組合,大學不需要「萬能型」的學生,所以我們也不鼓勵學生成為萬能型,而是找到最能展現學生特質與價值的方式。比起做一堆一般的活動,不如做好幾個代表性的活動。我們的學生常因為一兩個設計良好的活動而脫穎而出,展現出比一般履歷更具說服力的申請故事。


    6. 全盤規劃學習進度的『課程與考試顧問』:選對課、考對試,打造最適合的申請條件

    高中課程與標化考試的選擇會影響學生的 GPA、學術形象與申請競爭力。其他機構的做法是要學生 GPA 跟 SAT 定要達到某個水平,然後讓學生修越多 AP 越好,但因為美國大學都沒有所謂的「最低 GPA/SAT 門檻」,而是會了解每位學生是否有選對課、考對試,所以 Ivy-Way 的顧問們會根據學生的能力、興趣與目標科系,幫他選擇最適合的 AP、Honor、IB 等課程組合,並考量整體負擔與申請策略,安排出最理想的選課路線。

    考試方面,顧問會根據學生的程度與時間,擬定 SAT/ACT、TOEFL/IELTS、AP 等測驗的準備計畫與考試時程,讓學生事半功倍。我們不鼓勵無效補習或考太多次,而是幫學生規劃出準確、高效、有成果的升學路徑,照名校真實的審核標準去輔導每位學生。


    7. 學生信任的『大哥哥大姐姐』:情緒陪伴、培養內驅力,更為了進名校

    Ivy-Way 前幾年只是 Alex 自己在輔導學生時,他最常聽到家長的評價是「Alex 好像有種魔力,小孩都很願意跟他聊很多我都不知道的事,而且我看到最大的變化是,現在學生竟然會願意主動去讀書跟做課外活動!

    這個大哥哥大姊姊的陪伴 ≠ 陪聊天。顧問的陪伴不只是提供情緒價值,更會實質影響學生的申請成果,因為它能帶來3個關鍵效果:

    1. 在人生壓力最大的高中四年,提供情緒陪伴
      高中是學生人生壓力最大、最忙碌、最辛苦的時期。當學生在課業、人際與未來規劃中感到迷惘跟孤單時,Ivy-Way 的顧問會主動關心他們的心理狀態,成為可以談心的對象。學生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也因此更願意敞開心扉。我們的學生常說:「顧問比我爸媽還懂我」、「我每週最期待的就是跟顧問聊天」,因為顧問又是顧問,又是朋友,又是學生求學時期的好榜樣
    2. 建立信任,提升內驅力
      當顧問成為學生信任的對象,學生會更願意敞開心胸,也更願意主動行動、執行建議。許多學生甚至說「期待每週跟顧問的 meeting」,因為那是他們喜歡顧問、覺得顧問理解他、把顧問看成是一位好榜樣的 role model,自然就會願意照這位大哥哥大姊姊的建議認真讀書、好好準備 SAT 跟托福、以及積極的參與所有的課外活動了。
    3. 發掘故事,挖掘真實素材,實質幫助學生進名校
      當學生敞開心扉,顧問才能真正理解他的背景、狀況等,進而設計出符合個性的申請策略與文書主軸,加上學生願意執行的內驅力,最終對進名校有非常大的幫助。

      Ivy-Way 的顧問常常在「陪伴」過程中挖掘到連學生自己都沒發現的重要升學素材。例如,幾年前 Ivy-Way 有位升學輔導學生在學校遭遇霸凌,他原本沒想過這種經歷也能跟大學申請有關,但只是把顧問當朋友,他在一次 meeting 中主動跟顧問分享、吐苦水。顧問聽到這個故事後陪學生分析應對策略,先引導他透過社團活動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這段「從霸凌到成長、從孤單到合作」的歷程,最後成為他申請進 UC Berkeley 與 Emory 的主文書題材!

    這種深層的陪伴是進入學生內心世界的鑰匙,沒有它,升學輔導會淪為表面工作,還會影響實際申請結果。


    8. 能深入認識學生的『亮點觀察家』:看見每位學生的「個人亮點」與「精彩故事」

    真正「個人化」的升學輔導是從學生的個性、價值觀、跟目標出發,找到屬於他的路,同時找到學生在這條路上的亮點,但台灣市面上很多升學顧問輔導機構說會「客製化」,實際上只是把學生放進不同類別模板裡:STEM 類就做科學研究,人文就參加 MUN,然後每個人都去做實習跟參加競賽,只差在科目跟主題不一樣。這樣的操作方式完全無法展現學生的獨特性,因為大學不要「只有主題不同的雷同申請者」

    Ivy-Way 的顧問會真正花時間去深入了解學生,而是從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學生個性跟特質、目前狀態、課內外選擇、價值觀、未來目標等,全方位認識這個人。因為只有真正深入了解學生,才能找到那些不被「GPA + SAT + AP + 活動 + 競賽 + 研究 + 實習」模板束縛的亮點,幫他講出屬於自己的故事,讓大學看到一個真實、完整、出色、值得被名校錄取的人。

    下面這篇文章裡,我們介紹 Ivy-Way 顧問如何探索學生的亮點,讓他的申請表不只是『成績優異』,最後申請上全美排名前10的西北大學


    9. 量身打造策略的『升學軍師』:尋找最合適學生發展的方向

    課外活動從來不是比多、比浮誇,而是看是否能反映學生的個性與目標。Ivy-Way 的顧問會依據學生的性格、時間安排、資源與升學方向,設計出一套量身打造的活動策略。無論是參與社團、發起計畫、做研究、找實習,或經營個人品牌,我們都會協助學生找到最適合的方式去執行。

    例如:對內向型學生,我們可能會建議他主導一個線上平台、舉辦讀書會或參加研究計畫;而對外向型學生,則可能鼓勵他組織活動、主持 Podcast、發起社區行動。有些機構會用「Passion Project」這個詞去形容它,但重點是輔導每位學生做感興趣、有自己特色的事,下面這個清單是 Ivy-Way 顧問學生在高中時做的課外活動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Ivy-Way 的顧問不會輔導學生去模仿別人,而是發掘他自己的優勢,做出最獨特的自己,讓大學發現這位學生的亮點,讓每一步都走得穩、走得遠。我們最近分享的這篇文章裡,就有介紹這位學生如何在高中不像其他機構的學生一樣又比賽、又參加夏校、又做科學研究,專注在開發他自己的遊戲,就申請上跟普林斯頓科系排名一樣的伊利諾大學 UC 系


    10. 持續引導學生成長的『申請教練』:幫學生訂定節奏與目標

    申請大學是一場需要長期規劃與靈活調整的過程,也不可能一次排好後照表操課,因為學生會偷懶、過程遇到狀況會需要調整、達到小目標之後要上修成大目標等。Ivy-Way 顧問會每 1-2 週與學生固定 meeting,了解近況、檢查上次給學生的「功課」進度,並依照學生的實際情況持續調整策略與安排。這種彈性與即時性,能幫助學生面對突發狀況、有效分配時間,也讓整個申請過程變得更有效率。

    很多學生原本只是打算參與某個活動,卻在過程中意外展現出亮點,甚至激發出新的興趣方向;也有學生原本計畫申請某幾間學校,但後來成績變化、活動成果突出、或整體定位改變;我們會建議學生能長期性的安排升學顧問,因為上面這些事情經常發生,發生時申請策略就需要即時調整,而顧問就像是一位長期在場的教練,幫助學生隨時修正路線、調整節奏,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發揮最大效益,最後才能成為真正優秀、有競爭力的「選手」。

    下面這位學生 Winston,就是透過 Ivy-Way 的顧問 Dr. R.J. 輔導,從他對歷史及人文的興趣出發,過程輔導 Winston 探索不同相關領域的活動,在 11 年級時獲得 National History Day 寫作競賽的第一名,最後學生也順利申請上賓州大學 (UPenn) 的真實案例:


    11. 協助選校選系的『選校/選系顧問』:挑選最合適學生發揮的未來

    選校是整個申請過程中最需要策略與判斷的部分。Ivy-Way 的顧問不會只讓學生照著排名表往上填,而是會從學術方向、申請競爭力、校園文化、特殊 program(如 co-op、accelerated MA 等)等多面向評估,幫助學生建構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校清單。

    我們也會協助學生分類出合理的 reach/target/safety 清單,並給予每一所學校專屬的申請建議,搭配選系建議與申請策略,讓學生不是只是「有學校可以上」,而是「上到適合自己、能在裡面展現自己的特質、並且跟學生未來的目標相符的科系跟大學」。


    12. 強化文書能力的『大學文書寫作顧問』:讓學生寫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故事

    文書是申請中的關鍵,但很多學生一開始對「要寫什麼」完全沒頭緒。Ivy-Way 的顧問會從 brainstorming 開始,引導學生探索自己的故事、經歷與觀點,找出那條最能代表他的主軸。整個過程中,顧問會提供架構建議、段落邏輯、修改方向,讓學生一邊完成作品,一邊學會怎麼表達自己。

    最重要的是,寫作顧問不只是幫學生「代寫」或「潤稿」而已,這些其實用 ChatGPT 都可以免費做,不需要花錢請顧問做。無法被 ChatGPT 取代的功能,是發掘學生的亮點、引導他在高中創造精彩故事,幫助他思考與提煉,想出獨特的作文靈感,最後以展現亮點的方式,寫出屬於自己、真正能打動面試官的作品

    很多學生寫完後會說:「原來我在高中有這麼精彩的故事,原來我的故事也可以這麼有力量!」這種轉變是他們高中階段最寶貴的收穫之一,也是被名校錄取及拒絕的關鍵差異。


    13. 為大學申請、大學、及職涯做準備的『面試訓練官』:訓練說出自己最強版本,讓名校與職涯都看見

    雖然不是每所大學申請都需要面試,但 Ivy-Way 獨家的「升學健康診斷」服務,在輔導初期就會由顧問進行深入訪談,並產出專屬診斷報告。這份報告是依照 哈佛大學面試 1:1 的模擬,能幫助學生從一開始就知道名校實際的標準以及自己在大學委員眼中的優勢與弱點,等於讓學生提早站在名校的審核角度看自己。

    到了申請季,我們也會提供一對一的大學面試訓練,讓學生學會如何在正式面談中展現亮點、表達個人特質,抓住面試官的目光。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在有面試制度的美國及英國頂尖大學中脫穎而出,更能為他們未來申請實習、研究機會與研究所、就業等階段奠定扎實的表達與面試能力。


    14. 認識大學跟未來生活的『學長姐』:激發動機、建立期待感

    申請中期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學生覺得疲倦、失去動機、覺得升學只是壓力而已。這時,顧問的另一個關鍵角色就浮現了——學長姐的角色。Ivy-Way 的顧問本身就是留學過來人,可以在 meeting 中分享自己當年在美國大學的生活與經歷,讓學生對「為什麼而申請」重新建立清晰的想像,我們常看到學生在聽完顧問分享後,重新找回目標感與熱情,並把這份熱情帶進申請文書與面試中,讓整個人都變得更有說服力。

    同時,Ivy-Way 在學生被大學錄取、去就讀前,還會有後續的輔導,讓學生對大學有正確的期待,做充分的實力及心理準備,準備進入下一段精彩的人生。


    15. 家長與青少年的『溝通橋樑』:讓溝通更順利、減少大家的壓力

    高中生進入叛逆期後,升學面對壓力時常會覺得「不知道怎麼辦」,卻又不想跟爸媽說,同時爸媽講的話根本聽不下去。這種雙向的溝通失靈,家長越想幫忙,家庭氣氛會變越緊張,學生也在壓力中越來越孤單跟迷茫。

    Ivy-Way 的顧問能在這時候成為家長與學生都信任的中立角色:不是「老師」,也不是「長輩」,而是既懂升學、又願意傾聽,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樣的陪伴者。很多學生不願意對家長說的話,卻願意跟顧問分享,顧問也能幫忙轉化這些對話,協助家長更理解孩子的狀況。另外,有時同樣一句話,換成顧問的方式說給學生聽,學生就會心甘情願地去做,透過顧問來協助溝通,家長能認識到學生的另外一面、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在升學過程中大大減低家長跟學生各自遇到的壓力。


    16. 家長的『升學資訊守門人』:不再被錯誤資訊誤導,顧問幫你掌握全局

      許多家長在升學過程中常常會自行上網搜尋資訊,結果越查越混亂、越看越焦慮,不但會影響對孩子的期待,也可能因為沒有顧問即時注意到家長的錯誤資訊,而做出錯誤的升學規劃決策。

      有了 Ivy-Way 顧問,家長跟學生不需要花時間自己做資料蒐集與規劃,家長即使『完全不懂』也沒關係,顧問會根據家長關心的問題、學校公告與升學趨勢,每一步主動給學生完整且正確的建議與方向,讓整個家庭都安心,放心等待最後有最好的錄取結果就好。


      Ivy-Way 的升學顧問 = 16 種角色集於一身的導師

      一位及格的升學顧問必須扮演到不同的角色,才能在學生高中到申請大學的階段提供學生最大的幫助:

      1. 有自己成功經驗的『過來人』
      2. 成功輔導案例的『升學顧問』
      3. 比升學顧問更重要的『職涯與未來規劃師』
      4. 學生的『時間管理大師』
      5. 創造精彩高中生活的『活動顧問』
      6. 全盤規劃學習進度的『課程與考試顧問』
      7. 學生信任的『大哥哥大姐姐』
      8. 能深入認識學生的『亮點觀察家』
      9. 量身打造策略的『升學軍師』
      10. 持續引導學生成長的『申請教練』
      11. 協助選校選系的『選校/選系顧問』
      12. 強化文書能力的『大學文書寫作顧問』
      13. 為大學申請、大學、及職涯做準備的『面試教練』
      14. 認識大學跟未來生活的『學長姐』
      15. 家長與青少年的『溝通橋樑』
      16. 家長的『升學資訊守門人』

      一位優秀的升學顧問,不只是技術上的申請專家,更是能陪學生走過高中這段關鍵成長階段的「全方位導師」。我們懂名校規則、申請技巧、也懂學生,能提供最針對性的名校申請策略,給學生最大的力量,跟顧問一樣也進名校。

      如果你正在考慮申請世界大學,選對顧問,是孩子人生中最關鍵的投資,沒有之一!

      想了解 Ivy-Way 的升學顧問怎麼幫助學生錄取頂尖名校,並安排免費的一對一顧問會談?歡迎聯絡我們!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