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5 Ivy-Way Top 15 榜單

2025 Ivy-Way 大學錄取榜單總整理!

Ivy-Way的創辦人Alex從2006年開始輔導學生申請大學,那一年就有學生申請上MIT,兩年後也有學生申請上哈佛。而Ivy-Way升學顧問的學生在過去這幾年持續有非常優秀的表現!我們整理了我們學生申請上的學校,分享喜悅給大家。(持續更新中)


錄取前1-15名大學

下面是 Ivy-Way 學生有申請上的全美及世界前15名大學榜單:

  •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頓大學 | 全美 #1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麻省理工學院 | 全美 #2
  •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學 | 全美 #3
  • Stanford University 史丹佛大學 | 全美 #4
  • Yale University 耶魯大學 | 全美 #5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 全美 #6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加州理工學院 | 全美 #6
  • Duke University 杜克大學 | 全美 #6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西北大學 | 全美 #6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賓州大學 | 全美 #10
  • 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學 | 全美 #11
  • Cornell 康乃爾大學 | 全美 #11
  • Brown University 布朗大學 | 全美 #13
  • Dartmouth College 達特茅斯學院 | 全美 #15
  • UC Los Angeles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全美 #15
  • Carnegie Mellon 卡內基美隆 | 電腦科學 #2
  • University of Toronto 多倫多大學 | 加拿大 #1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 加拿大 #2
  • University of Alberta 亞伯達大學 | 加拿大 #5
  • University of Ottawa 渥太華大學 | 加拿大 #8
  • Swiss Hotel Management School 瑞士飯店管理學校 | 瑞士 #2
  •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大學 | 香港 #2
  • Nagoya University 名古屋大學 | 日本 #6
  • Monash University 莫納什大學 | 澳洲 #5
  •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墨爾本大學 | 澳洲 #1
  •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昆士蘭大學 | 澳洲 #6

錄取前16-100名大學(全美前2.5%)

有些對美國大學狀況不太了解家長會覺得只有排名前30名的大學才叫『頂尖』,而排名前50-100的大學較普通,甚至常常聽到一些家長說『如果連前100名大學都沒申請上,那代表學生非常差』。

但這些家長沒意識到,全美國有4000多所大學,因此『全美前100名大學』其實是『全美前 2.5%』的意思!

『全美前 2.5%』是什麼概念呢?台灣有大約100所大學,而在台灣前三名的大學一般會是『台清交』,是學生超級、超級優秀的意思。

因此,『全美前 2.5%』相當於『美國的台清交』,不過相信大家也會覺得,美國最頂尖的普林斯頓大學跟台灣的台灣大學是不同等級的,因此『美國的前100名大學』應該是會比台灣的台清交更好許多,被第100名大學錄取的學生也該被讚揚的。

下面是我們申請上前100名的大學榜單:

  • UC Berkeley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 全美 #17
  • Rice University 萊斯大學 | 全美 #18
  • Vanderbilt University 范德堡大學 |全美 #18
  • Carnegie Mellon 卡內基美隆 | 全美 #21、電腦科學 #2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Ann Arbor 密西根大學 | 全美 #21
  • Emory University 埃默里大學 | 全美 #24
  • Georgetown University 喬治城大學 | 全美 #24
  • University of Virginia 維吉尼亞大學 | 全美 #24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 全美 #27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南加州大學 | 全美 #27
  • UC San Diego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 全美 #29
  • University of Florida 佛羅里達大學 | 全美 #30
  •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 全美 #30
  • UC Davis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 全美 #33
  • UC Irvine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 全美 #33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 | 全美 #33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 工程專業 #35
  • Boston College 波士頓學院 | 全美 #37
  • 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芝加哥洛約拉大學 | 工程專業 #37
  • UC Santa Barbara 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 | 全美 #39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威斯康大學麥迪遜分校 | 全美 #39
  • Boston University 波士頓大學 | 全美 #41
  •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俄亥俄州立大學 | 全美 #41
  • Rutgers University–New Brunswick 羅格斯大學新布朗斯維克校區 | #41
  •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馬里蘭大學學院市分校 | #44
  •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羅切斯特大學 | 全美 #44
  • Purdue University 普渡大學 | 全美 #46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華盛頓大學 | #46
  •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凱斯西儲大學 | 全美 #51
  • Virginia Tech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 | 全美 #51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東北大學 | 全美 #54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明尼蘇達大學雙城校區 | 全美 #54
  • Stony Brook University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 全美 #58
  • UC Merced 加利福尼亞大學默塞德分校 | 全美 #58
  •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 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 | 全美 #58
  •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密西根州立大學 | 全美 #63
  • Penn State 賓州州立大學 | 全美 #63
  •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康乃狄克大學 | 全美 #70
  •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匹茲堡大學 | 全美 #70
  •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分校 | 全美 #73
  • UC Riverside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 | 全美 #76
  • Clemson University 克萊門森大學 | 全美 #80
  • UC Santa Cruz 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 | 全美 #84
  •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南佛羅里達大學 | 全美 #91
  • Temple University 天普大學 | 全美 #98

藝術學院

除了文理學院跟理工學院,Ivy-Way 也有輔導藝術學生申請上藝術學校:

  •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帕森設計學院 | 藝術 #4
  • Pratt Institute 普瑞特藝術學院 | 藝術 #7
  • 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 | 藝術 #13
  • 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 | 藝術 #14
  • School of Visual Arts 視覺藝術學院 | 藝術 #25

加拿大榜單

  • University of Toronto 多倫多大學 | 加拿大 #1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 加拿大 #2
  • University of Alberta 亞伯達大學 | 加拿大 #5
  • University of Ottawa 渥太華大學 | 加拿大 #8
  •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西門菲莎大學 | 加拿大 #14

歐洲、澳洲 & 亞洲榜單

  • University of Bath 巴斯大學 | 英國 #26
  • Swiss Hotel Management School 瑞士飯店管理學校 | 瑞士 #2
  •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墨爾本大學 | 澳洲 #1
  • Monash University 莫納什大學 | 澳洲 #5
  •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昆士蘭大學 | 澳洲 #6
  •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大學 | 香港 #2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 #6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城市大學 | 香港 #10
  •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香港科技大學 | 香港 #11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國立臺灣大學 | 台灣 #1
  • Nagoya University 名古屋大學 | 日本 #6

2025 Ivy-Way學生申請到的獎學金和助學金

  • Boston University 波士頓大學 | 獎學金 $70,000/年
  • Stony Brook University 石溪大學 | 獎學金+助學金 $43,795/年
  • Massachusetts College of Pharmacy and Health Sciences 麻省藥科與健康科學大學| 獎學金+助學金 $41,795/年
  • Franklin and Marshall College 富蘭克林與馬歇爾學院 | 獎學金 $40,000/年
  • UC Santa Cruz 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 獎學金+助學金 $36,640/年
  • UC Riverside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 | 助學金 $35,249/年
  •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凱斯西儲大學 | 獎學金 $33,000/年
  • Ithaca College 伊薩卡學院 | 獎學金 $29,000/年
  • University of Conneticut 康乃狄克大學 | 助學金 $26,545/年
  • UC Riverside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 | 獎學金 $21,000/年
  • UC San Diego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 獎學金 $20,000/年
  • Pratt Institute 普瑞特藝術學院 | 獎學金 $20,000/年
  • UMass – Amherst 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 | 獎學金+助學金 $18,800/年
  • UMass – Amherst 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 | 獎學金 $18,000/年
  • UMass – Amherst 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 | 獎學金 $16,000/年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 獎學金 $16,000/年
  • Pratt Institute 普瑞特藝術學院 | 獎學金 $16,000/年
  • Johnson and Wales University – Charlotte 強森威爾斯大學 | 獎學金 $15,000/年
  • Rutgers University – New Brunswick 羅格斯大學新布朗斯維克分校 | 助學金 $13,895/年
  • Chapman University 查普曼大學 | 獎學金 $13,750/年
  • University of Oregon 俄勒岡大學 | 獎學金 $12,500/年
  •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密西根州立大學 | 獎學金 $12,000/年
  • Indiana University – Bloomington 印第安那大學-伯明頓分校 | 獎學金 $10,000/年
  • Penn State 賓州州立大學 | 助學金 $11,823/年
  •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匹茲堡大學 | 助學金 $9,000/年
  • Temple University 天普大學 | 獎學金 $8,000/年

我們做了下面這張榜單海報,方便學生跟家長分享 Ivy-Way 的榜單給其他小夥伴:


現在還在讀高中的學弟妹要如何像上面這些學生申請上世界名校?

如果你也想像上面這些學生申請上世界名校,我們建議學生遵循下面這三個方式:

1. 不要迷戀學校或其他學生的榜單

每年家長跟學生都對『榜單』非常感興趣,希望了解不同學校的榜單,我們能理解背後的原因。

但問題在於,其他人的榜單,跟那所高中其他的學生,以及之後才要申請大學的學生完全無關

美國大學篩選學生時著重的是『學生』本身,而不是『高中』,大學想要看每位學生的成長故事跟人生故事。美國常春藤等名校跟高中沒有任何協議,規定每年一定要從該高中錄取多少學生,只要學生優秀,讀哪所高中都收。

幾年前就有讀台灣的嘉義公立高中學生Teddy Lin成為那年全台唯一申請上哈佛大學的高中生。嘉義高中肯定是一間優秀的學校,但這代表嘉義高中比那屆沒學生上哈佛的台北美國學校、建中、北一女、新竹實驗中學都差嗎?

隔年,有台北美國學校的學生申請上哈佛,這代表嘉義高中『變差』,台北美國學校『變好』了嗎?

當然完全不是,Teddy跟那位台北美國學校的學生能申請上哈佛,是因為那些學生優秀,不需要因此而轉進嘉義高中或台北美國學校!

所以,如果『榜單』只是閒聊的話題之一,沒問題,繼續聊!👌

但如果家長因為榜單而糾結,花非常多時間研究不同學校的榜單,甚至因為『您小孩沒去嘉義讀嘉義高中』而感到憂心,Ivy-Way建議家長跟學生不如多專注在提升學生的實力,會更實際對學生有幫助!💪

2. 儘早了解美國大學的升學及錄取遊戲規則

以往我們見到太多台灣學生,天賦非常好,也非常努力,在國高中時在GPA跟SAT上做出努力、同時參加了非常多社團,在最後一刻才找升學顧問輔導申請,那時顧問發現學生過去幾年做了非常多大學不在意的事情,那時後才發現努力都白費了,當然最後也影響了大學錄取的結果。

Ivy-Way 的 YouTube 頻道裡有非常多關於升學的資訊,建議家長跟學生提早了解,可能會太早『行動』,但絕對不會太早『了解』。

3. 儘早做長期規劃跟準備

很多人可能知道參加數學競賽對申請上名校有幫助,但那些能在世界級的奧林匹亞數學競賽中拿到前三名的學生一定不是等上高中,九年級的時候才開始加強數學,一定是在國中,甚至更早就開始培養。

很多人可能知道體育能力優秀可以被美國名校徵招去打NCAA大學體育聯盟,比如在2022北京冬季奧運時拿到滑雪金牌的中國裔美國人Eileen Gu就被史丹佛大學徵招,Ivy-Way 就讀上海美國學校的學生Sho Wai Wu被耶魯大學徵招去打高爾夫,大家認識的林書豪當時也是透過籃球被哈佛大學徵招!

這些學生在體育有 這麼優異的表現也不是等到過高中才開始練習,他們從小學甚至在學齡前就開始培養這個運動,到高中才會有優異的表現可以讓大學看到。

換個方式想:如果別人在花6年做長期準備,你會希望你只花最後 1.5 年的時間準備,並期待能追過別人嗎?

因此,Ivy-Way 的升學輔導從7年級就開始幫學生做長期規劃:

很多學生認為大學的升學輔導只是最後『申請』的部分需要協助,所以我們列出了Ivy-Way升學輔導包含的項目,當中在『申請』步驟要做的事『只』佔24項,而全部 Ivy-Way 升學顧問會做的事多達68項,申請時需要做的事差不多只佔全部過程的 1/3!

如果學生想要做更長期的準備,我們也可以從國小就開始輔導。國小生的升學輔導不是跟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討論『你大學想讀什麼科系?』『你想去史丹佛大學還是德州大學?』『你的SAT什麼時候考,要考幾分?』,這些問題是等學生高中才會跟學生探討的。國小生需要做的準備包含:

  • 奠定所有學科基礎(像是跳級的概念),讓未來的學業能學得更順利,滿分GPA輕鬆拿;
  • 培養閱讀的良好習慣,上國高中的英文及歷史課時能有效率的讀懂課文,並寫出優質的報告;
  • 建立扎實的英文跟數學實力,讓學生上9年級時PSAT就能裸考1500+;
  • 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這樣讀高中時才會 “習慣” 認真努力學習的心態;
  • 探索學生的興趣,並長期培養這個興趣(如踢踏舞、CS、商業、生物等);
  • 從小發掘學生的特色,讓這個特色上高中,讀九年級時就是學生亮點;
  • 從小培養良好的社交能力,讓學生變外向、人緣好、朋友多、老師喜歡,在高中競選社團幹部或做 group projects 時有很多朋友支持,到時候老師寫推薦信時會更上心,幫這位學生寫出最好的推薦信;
  • 成長過程旁邊有人陪伴,學習遇到壓力而且不想跟爸媽說的時候有人幫助

… 還有好多好多!從這個清單看來,其實小學生就有很多事情要做了!畢竟前面我們提到的那幾位體育生 Eileen Gu、Sho Wai Wu、林書豪,他們的爸媽都是在小孩讀幼稚園或小學的時候就開始積極栽培,最後才會有這樣的好結果。

即使學生知道該如何做,透過顧問機構從旁輔導,學生跟家長可以確保準備的方向是正確而且高效的,有點像是一個額外的保障。但學生也可以自己準備,不過不管如何準備,提早準備都是必要的!


延伸閱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