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C CS 錄取

升學輔導成功案例:太晚才開始,但靠做Steam遊戲即獲得伊利諾大學 (UIUC) 等8所名校CS錄取

我們常在教育家長:學生不需要參加一堆比賽、不需要實習、不需要大學學術研究、CS學生不需要 VEX 或 iGEM,就能進名校。Ivy-Way的顧問學生Howard又是一個『沒有這些多餘活動』的成功案例。

學生背景

Howard非常晚才開始升學輔導,大部分學生在8-9年級甚至更早就有校外顧問輔導,不過 Howard 在升12年級前的暑假才加入 Ivy-Way,安排由王牌顧問 Dr. R.J. 親自輔導。

還好,他之前沒有參加其他機構的服務,沒浪費時間在義工、實習、科學研究、夏令營、大師課程等活動,而是專注在他擅長且感興趣的領域:Computer Science 以及遊戲,所以他當時加入 Ivy-Way 時狀態算是非常好的,只是 Howard 對自己的現狀跟下一步感到非常茫然,不知道該自己的特色在哪、要如何展現、要如何寫出有特色的大學作文,最後在近年最難申請的 CS 系中脫穎而出。

Howard 的大學升學輔導重點

Howard 選擇的是 Ivy-Way 的全套升學輔導方案,全程共約10個月,包含無限輔導時數,一共輔導申請12所大學。在緊湊的輔導期間,Dr. R.J. 會涵蓋所有的升學面向,從前面的『評估』、12年級上學期的『準備』階段幫他全面最後衝刺、到實際『申請』的輔導及最後申請結束後的『後續』,共 68 種升學輔導服務。

Dr. R.J. 評估了 Howard 的情況之後,重點專注輔導 Howard 下面這些項目:

1. 亮點及特色分析 (服務項目#2)

在美國頂尖大學招生委員的眼中,亞裔生幾乎都『長得非常像』:大家都幾乎是 3.7-3.9 GPA,1450-1550 SAT,6-8 個 AP,理工生課外參加 AMC、VEX、iGEM 或某個『奧』(比如有些機構會跟家長洗腦『申請 CS 的學生一定要參加 USACO』),學期間週末去偏鄉做個義工,然後一個暑假去美國上個 CS 的夏令營,另一個暑假透過機構或家人的資源去做個實習。每個人都很忙,但這樣下來學生之間真的沒什麼亮點跟特色,因此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亮點在哪、該用什麼申請策略讓學生突出的『亮點及特色分析』 服務對這些學生來說就特別重要。

Howard 一開始也非常擔心自己『沒亮點』,而 Dr. R.J. 在與 Howard 的幾次會談後發現 Howard 最大的亮點就是平時當興趣在開發的遊戲專案,因此 Dr. R.J. 幫助他辨識並定位這個專案的獨特性(技術深度+團隊合作+專案領導能力+Steam 遊戲平台發表),再進一步規劃整體申請策略,讓這個遊戲專案成為 Howard 整份申請表的主軸。

從結果論,這個定位也成功幫助 Howard 在最激烈的亞洲 CS 申請者中脫穎而出:大多數學生都有 CS 競賽、AP CS、CS 夏令營,但能夠展現創新思維、團隊管理、與產品開發歷程的學生非常少,後續能把作品上架到最大遊戲平台 Steam 的學生又更少,能讓大學一眼就注意到他。

2. 背景提升:Passion Project 輔導(服務項目#28)

Howard 在開始輔導前已經開始開發這款 Just a RANDOM Game 的遊戲,但在輔導過程,Dr. R.J. 幫 Howard 系統性的提升這個遊戲專案,制定每週跟每月的小目標、滾動式調整專案內容、將遊戲發表在 Steam、並把這個過程用最吸金的方式呈現在申請表跟面試上,他所開發的這款遊戲最終成為 Howard 申請表的最大亮點、活動清單 (Activities List) 上的 #1 主要活動、大學文書作文的故事主軸、以及面試中的最大特色

3-4. “活動清單” 輔導及包裝 及 履歷表輔導及包裝(服務項目#31 及 #32)

很多學生在高中會做很昂貴、但在大學眼中其實沒亮點也沒記憶點的活動,也有很多學生做的活動本身其實有亮點,但卻不知道如何把這個亮點呈現在申請表裡,最後大學還是沒注意到這位學生,學生白忙了一場。

Howard 在高中就開發的遊戲非常特別,因此在輔導 “Passion Project” 的階段,Dr. R.J. 就需要同時考量最後在申請表上要如何呈現出 Howard 的亮點、如何跟他活動清單裡 CS 及非 CS 活動搭配,再往前規劃這個遊戲專案的內容跟方針。最後,Howard 的 coding 歷程和團隊領導力成功的透過活動清單的描述中被凸顯出來,讓招生官看見 Howard 的貢獻與能力。

近幾年最競爭的大學科系是 CS,學生要像 Howard 這樣做有含金量的活動,並且用最有效的方式呈現,才能獲得招生官的注意,最後被多所大學錄取。

5-6. 升學人格提升 及 內驅力培養(服務項目#4 及 #5)

要能開發出一個能上 Steam 的正規遊戲,身為專案領導人的 Howard 務必需要在團隊中展現成熟的領導力、堅持、溝通能力、責任感

一開始 Howard 沒意識到這款遊戲會是他申請大學時的『主要武器』,在 Dr. R.J. 分析他的亮點之後,Howard 才發現這個興趣在申請大學的含金量有多高。Dr. R.J. 除了跟他討論遊戲專案的進度以外,還會讓他了解大學在找的CS系學生人格,同時引導 Howard 在申請表的各個方面展現他超齡的領導力、責任心、堅持等,並且同時激發他繼續衝刺。讓大學看到 Howard『還在讀高中,就能像大人一樣,把一款遊戲做好』,大學當然會對 Howard 感興趣。

7. 高含金量假期活動安排 及 時間管理指導(服務項目#17 及 #8)

Howard 在一開始擔心他的課外活動不夠精彩豐富,因此詢問 Dr. R.J. 還需要在 12 年級額外參加哪個高含金量的 CS 的活動才能展現他 CS 的亮點,從眾多學生中脫穎而出。

家長與學生常常誤以為顧問的功能是『在學生已經非常緊湊的每週行程中再額外塞更多活動』,但 Dr. R.J. 在評估完 Howard 的整體狀況後,給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建議:與其盲目加法,不如學會減法

Dr. R.J. 建議 Howard 停止低效、低產出的活動,並與他一同重新規劃每週時間表,避免在申請季的最後階段再倉促加入新項目,把時間放在刀口上。

正是因為 Howard 做了這樣的時間調整,他才能在 12 年級最忙碌的上學期,最大化自己的產出,空出時間專注推進他的遊戲專案,完成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個遊戲最終成為他申請中最突出的亮點,如果沒有這樣的規劃與聚焦,他的申請表會失去最具說服力的核心,非常可能影響最終結果!

8. 大學文書:無限次深度輔導(服務項目#49)

大學文書不是學生寫好之後顧問在最後的時間幫學生改一改就好。顧問需要認識學生,知道學生課內、課外、生活間的大小事,發掘學生特殊的『人生故事』,才能引導學生寫出有亮點的大學文書。

因為一篇好的大學文書正常會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醞釀,而 Howard 在要升 12 年級的暑假才加入 Ivy-Way,所以 Dr. R.J. 在最一開始的會議裡就會撥時間與 Howard 討論文書,從看好作文的範例、認識好作文所需要的元素、到套用在 Howard 身上該如何寫才會有亮點。輔導 Howard 撰寫個人陳述時,Dr. R.J. 最關鍵的角色就是幫 Howard 看見自己故事的價值:這個遊戲專案是 Howard 電腦科學學習歷程的總結,也代表了他未來的潛力。

在 Dr. R.J. 的指導下,Howard 將這個遊戲專案打造成文書的主軸。他的文章從參加小型程式設計競賽開始累積經驗,接著談到他獨立開發的專案與網站建置,最後進展到開發一款完整的 Steam 線上遊戲。文中不僅細緻描寫了他在系統設計、UI介面、角色建模與音樂整合等方面的努力,也展現他如何從一位寫程式的學生,成長為能夠帶領團隊的開發者

好的文書不只是重申履歷表的內容,把技術項目列出來,而是要寫出一篇充滿熱情、成長與領導力的故事。透過 Dr. R.J. 的深入提問與細緻修改,Howard 成功地將一連串的經歷變成更有層次與情感的故事,成為招生官眼中一段印象深刻的『人設』主線

9-10. 大學認識 及 大學選校表(服務項目#33 及 #35)

雖然 Howard 知道自己對 CS 感興趣,但即使是在美國的學生可能也不知道除了 MIT、加州理工、UC Berkeley 以外,還有哪些學校有優秀的 CS 科系、每所學校有哪些資源、哪些學校合適他。

因此,Dr. R.J. 輔導 Howard 有效率地認識不同的美國大學,讓他反思想在怎樣的環境學習哪些大學的條件重要,知道如何挑選出最合適他的頂尖大學。在 Ivy-Way,大學選校表上的大學絕對不是『就看 US News 的綜合排名』或者『顧問建議要申請我就申請』,學生想申請每一間大學,都有其背後的原因。

11. 學生申請進度追蹤(服務項目#53)

因為申請時間緊迫,同時在 12 年級上學期又有很多課內外的事情要顧,Dr. R.J. 會幫學生制定一個合適他情況的申請時間進度表,包含多份申請表、多篇文書、多篇推薦信等,每週的會議 Dr. R.J. 會跟 Howard 跟進每一份申請表的進度,確保不要錯失任何截止日期,並確保申請時零失誤。

這件事聽起來可能是『小事』,但它絕對是最重要的事,多一位顧問幫學生積極跟進可以避免學生過程因為任何原因拖延,導致最後來不及完成(或者最後臨時抱佛腳,隨便做),也可以避免因為太多事情,沒注意到,而不小心錯過申請日期。

12. 申請表填寫輔導(服務項目#38)

雖然 Common App、UC App 等共同大學申請表可以大大減低填表時的工作量,但每一份申請表都非常重要,也都有各自的細節跟技巧要注意。

Howard 申請了多所美國大學,顧問需檢查每一份申請表以及每個答案的呈現方式,確保內容精準,展現出 Howard 最好的一面,全面呈現出 Howard 優秀的人設。

錄取成果:8間頂尖電腦科學CS系

經過一連串系統性、有策略的申請規劃與文書修改後,Howard 的努力獲得了極大的回報:他一共被8間美國電腦科學的頂尖大學錄取。其中包括: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UIUC) – 全美 Computer Science 排名 #5(與普林斯頓並列),最終決定就讀
  • University of Maryland – 全美頂尖公立大學之一,全美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排名 #13,Computer Science 排名 #19,CS 領域在人工智慧和安全性研究領域表現突出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 全美 Computer Science 排名 #13,在資料科學與軟體工程方面擁有頂尖聲譽
  • Ohio State University – 全美排名 #41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 全美 Computer Science 排名 #24
  • 其他錄取學校包含數間全美、STEM、CS 領域排名前50的綜合性大學

這些錄取結果不僅反映出 Howard 在電腦科學上的實力與潛力,更證明他在 Passion Project、團隊合作、以及個人敘事上的表現,成功地在最競爭激烈的CS申請池中脫穎而出。

分析:從 Howard 的成功案例學到的4件事

1. 進頂尖的 CS 美國大學真的不需要花大錢

我們認識其他升學機構的學生,在高中被升學顧問推(銷)薦(售)去參加不同昂貴的校外活動,高中這三年多的課外活動費用超過台幣 100 萬元竟然是常態

Ivy-Way 的顧問既是『升學顧問』也是『理財顧問』,在輔導學生時,顧問會跟學生分析哪些活動要參加、哪些不要,把錢跟時間都省下來。對 Howard 來說,他在 Dr. R.J. 輔導的這一年課外額外開銷卻近乎於 $0,在幫家長大大降低不必要的開銷的同時,順利申請上了 CS 跟藤校普林斯頓一樣頂尖的 UIUC。

2. 有自己的『亮點』或『定位』非常重要

大學錄取結果不能全歸功於顧問,學生的努力、顧問的努力、跟運氣都各自佔1/3。Howard 加入 Ivy-Way 前本身的素質已經非常好,並且在 9-11 年級做的事情大方向是對的,所以前期沒顧問輔導並沒有太大的負面影響。而 Dr. R.J. 在短短一個多學期的時間的角色是幫助他整理過去所做的事,發掘他 Steam 遊戲的亮點,幫他訂製合適的申請策略,塑造成一位與眾不同的優秀學生,過程 Howard 也非常積極配合顧問所有交代的事項,就能從其他『千篇一律的優秀』,長得幾乎一樣的學生中脫穎而出。

3. 太多學生在高中做一堆活動,結果最後一場空

其他機構輔導學生的理念大多是『為了進名校參加一堆活動』:暑假去美國名校上夏令營、機構自己辦所謂的「大師大學課程」、iGEM 培訓隊、花幾十萬台幣幫小孩創非營利機構、VEX 或 FRC、做義工、做實習、一對一 USACO 家教培訓、AMC 10/12、跟 PhD 線上做科學研究、MUN、…

Ivy-Way 輔導學生的理念則是『成為名校入學委員喜歡的學生』,既然入學委員重視學生的人格跟發掘自己的興趣,那我們就輔導每位學生在高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專注做對他們有意義的事。

透過這種方式,在最好的情況下,Howard 在高中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提升了自己寫程式的能力、跟朋友一起做了發佈在 Steam 的遊戲,最後上了 UIUC 的 CS 系。

這種輔導方式最差的情況是,假設 Howard 被好大學拒絕了,他在過程還是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提升了自己寫程式的能力、跟朋友一起做了發佈在 Steam 的遊戲,不管他之後讀哪所大學、甚至留在台灣讀,這些經驗對於他之後想成為遊戲工程師是非常有幫助的,甚至離這個目標的距離可能還比高中沒做這些的名校CS在校生更近了!(說不定他的遊戲很成功,還可以直接休學,開個遊戲公司呢!)

4. 永遠不會『太晚開始輔導』

很多學生和家長會覺得:「11-12年級才開始輔導,是不是太晚了?」但 Howard 的故事提醒我們:只要願意開始,就永遠不嫌晚。

升學輔導其實就像健身:

  • 盡早開始練,能夠打造出最強壯的『狀態』(最好的申請條件)
  • 已經很晚了,但把握時間現在開始練,還是可以顯著提升狀態(比現狀更好的申請表)
  • 最糟的狀況就是躺平,連最後幾個月可以努力的機會都放棄,這樣會有最差的狀態(最差的申請表)

Howard 平時課內外表現的大方向是正確的,就像一個長期有在運動、飲食也控制得宜的人,雖然沒有刻意去健身房找教練鍛鍊,身體狀況卻維持得不錯。因此,當他決定開始申請輔導時,即使離截止日期只剩不到 6 個月,Dr. R.J. 還是能幫學生立刻進入狀態,開始密集而有效的最後衝刺,幫他從 90 分推進到 95 分。

雖然 Howard 對結果已經很滿意了,如果他能早個 1-2 年開始,有更多時間開發遊戲,讓遊戲正式上架後繼續推出 2.0、3.0 版本,同時又能兼顧其他額外的項目,那 95 分絕對會變成 98、100 分

但每位學生的起點不同,如果是從 60 分、70 分出發的學生,要在短短幾個月內達到 Howard 的 95 分會非常困難。這正是為什麼我們鼓勵學生愈早開始規劃越好,這樣愈有機會達到自己夢想的學校與科系。如果晚開始,也許只能多拿 5 分,但那 5 分有時就是『進』與『不進』夢想學校的差距,你應該不會想要跟大學對賭。

最可惜的不是晚開始。開始永遠比不開始好,晚開始還是可以為申請加個 +5 分,但如果不開始,那永遠都是 0。


延伸閱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